簡體
簡體
繁體
English

保持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和一往無前的奮斗姿態

2024-08-07

保持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和一往無前的奮斗姿態

 

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歷史和人民作出的正確選擇。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征程中,中國共產黨肩負著歷史重任,也經受著時代考驗。100年來,面對每一次考驗,中國共產黨這個偉大政黨都能經受住,并且不斷用輝煌成就證明歷史和人民的選擇是正確的、必然的。我們深知,能夠帶領一個民族走上復興之路的政黨必然會被歷史和人民選擇。但在被歷史和人民選擇、成為堅強領導核心之后,我們黨為何能永不懈怠、一往無前,不斷經受住各種考驗?

 

擁有堅定理想信念讓我們黨能夠經受住任何風險考驗。什么是共產黨人的理想信念?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對馬克思主義、共產主義的信仰,對社會主義的信念,是共產黨人精神上的‘鈣’。”我們黨自成立之日起,就矢志不渝為共產主義、社會主義而奮斗。理想、信念、主義、道路等,從來不是一種空洞的說教和理論,而是指引我們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幟鮮明、在風浪考驗面前無所畏懼、在各種誘惑面前立場堅定的精神指南。百年奮斗征程上,共產主義遠大理想激勵一代又一代共產黨人英勇奮斗,成千上萬的烈士為了這個理想獻出了寶貴生命。在革命、建設、改革各個歷史時期,正是在理想信念的感召和指引下,無論要完成什么樣的目標任務,無論遇到什么樣的艱難險阻,我們黨都始終保持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和一往無前的奮斗姿態,團結帶領人民奮勇前進。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使我們黨始終擁有不竭力量源泉。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人民立場是馬克思主義政黨的根本政治立場,人民是歷史進步的真正動力,群眾是真正的英雄,人民利益是我們黨一切工作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是決定黨和國家前途命運的根本力量。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是中國共產黨人的生命所系、力量所在。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同時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黨除了工人階級和最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沒有自己特殊的利益。正是因為堅持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我們黨的執政地位不斷鞏固,執政基礎日益壯大。我們黨堅持一切為了人民。為什么人的問題,是根本問題、原則問題,是一個政黨先進與落后的分水嶺和試金石。正是因為我們黨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作為根本宗旨,才贏得人民信任、得到人民支持。我們黨堅持一切依靠人民。在百年奮斗歷程中,我們黨始終堅持依靠人民,堅持充分發揮廣大人民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得到了廣大人民群眾的衷心擁護和支持,也從人民群眾中汲取了無窮無盡的力量。

 

踐行初心使命讓我們黨昂首走向未來。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是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是激勵一代代中國共產黨人前赴后繼、英勇奮斗的根本動力。”在革命、建設、改革各個歷史時期,無數中國共產黨人用自己的汗水、熱血甚至生命,為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國家富強和人民幸福奮斗不息。歷史和人民之所以選擇中國共產黨,是因為只有中國共產黨才能使中華民族迎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只有中國共產黨才能帶領人民創造美好生活,朝著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不斷邁進。黨和人民事業發展永無止境,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使命永不改變。正是因為始終踐行初心使命,我們黨不懼風雨、不怕磨難、不畏艱險,始終贏得民心、贏得時代,能夠善作善成、一往無前。

 

回首我們黨的百年奮斗史,征途充滿艱辛、成就舉世矚目。我們黨團結帶領人民取得的偉大成就,是始終堅持黨的全面領導的成果,是中國人民萬眾一心、頑強拼搏的成果。歷史和人民既賦予我們黨以歷史重任,也隨著時代發展不斷檢驗我們黨能否永葆生機活力、永遠走在前列。我們黨深知,歷史的選擇最終是通過人民的選擇來實現的,必須始終踐行初心使命,永遠保持對人民的赤子之心,不斷證明歷史和人民選擇的正確性。

 

(作者為中國社會科學院原副院長)

 

《 人民日報 》(2021年05月25日 13 版)

 

 

譜寫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新篇章

 

2016年5月17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以下簡稱《講話》),這在我國哲學社會科學發展史上具有重要里程碑意義。《講話》從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戰略高度,深刻闡明了哲學社會科學的地位作用,提出了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的戰略任務,科學回答了事關我國哲學社會科學長遠發展的一系列根本性問題,為新時代哲學社會科學繁榮發展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5年來,哲學社會科學界不斷深化對《講話》重大指導意義的認識,不斷深化對新時代哲學社會科學地位作用和職責使命的認識,不斷深化對堅持馬克思主義在哲學社會科學領域指導地位的認識,不斷深化對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戰略要求的認識,不斷深化對加強和改善黨對哲學社會科學工作領導的認識,更加自覺地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講話》精神上來,把力量凝聚到黨中央戰略部署上來。廣大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堅持繁榮中國學術、發展中國理論、傳播中國思想,與偉大時代同發展、與億萬人民齊奮進,推動哲學社會科學事業不斷取得新的成績。

 

當代中國正在經歷我國歷史上最為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也正在進行人類歷史上最為宏大而獨特的實踐創新,這必將為理論創造、學術繁榮提供強大動力和廣闊空間。我們要持續深入學習領會《講話》精神,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馬克思主義始終是我們黨和國家的指導思想,是我們認識世界、把握規律、追求真理、改造世界的強大思想武器。”歷史和實踐昭示我們,如果不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哲學社會科學就會失去靈魂、迷失方向,最終也不能發揮應有作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是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21世紀馬克思主義。堅持和發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就是真正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5年來,我們持續深入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自覺把這一重要思想貫穿到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和教學各環節,推動黨的創新理論進論文、進專著、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不斷轉化為清醒的理論自覺、堅定的政治信念、科學的思維方法,不斷提高哲學社會科學研究的能力和水平。在這一過程中,我們越來越深切地體會到,理論武裝是一個持續推進、不斷深入的過程,必須全面準確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特別是在把握這一重要思想的科學體系上下功夫,領會其在馬克思主義發展史上的重大原創性貢獻,領會貫穿其中的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領會其對黨和國家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作出的新部署,真正用以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取得了重大成果,但還遠未結束。”我國哲學社會科學工作的一項重要任務就是繼續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繼續發展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21世紀馬克思主義。廣大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積極響應號召,把研究闡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首要任務,推出一批系統性與學理性并重、說理透徹與文風活潑兼備的高水平研究成果,為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作出了重要貢獻。實踐創新和理論創新永無止境。我們黨在領導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中,不斷根據新的實踐需要推進理論創新。理論創新每前進一步,理論研究和理論武裝就要跟進一步。我們要在研究闡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方面作出更大努力,在拓展研究的廣度和深度上下功夫,堅持理論和實踐相貫通,注重研究的整體性和系統性,力求思想上有新感悟、政治上有新升華、研究上有新進展,把徹底的理論講徹底,把鮮活的思想講鮮活,拿出更多有學理深度和學術厚度的標志性研究成果。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研究導向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為什么人的問題是哲學社會科學研究的根本性、原則性問題。”黨和國家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是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這決定了我國哲學社會科學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研究導向。人民是創作的源頭活水,只有扎根人民,創作才能獲得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源泉。脫離了人民,哲學社會科學就不會有吸引力、感染力、影響力、生命力。廣大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要堅持人民是歷史創造者的觀點,牢固樹立為人民做學問的理念,尊重人民主體地位和首創精神,自覺把個人學術追求同國家和民族發展緊緊聯系在一起,努力做大學問、做真學問,在服務人民中實現學術進步。

 

進入新發展階段,社會生活的深刻變化、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對哲學社會科學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們要堅守人民立場,走出書齋,多到實地調查研究,了解百姓生活狀況,把握群眾思想脈搏,著眼群眾需要解疑釋惑、析事明理,不斷把人民群眾在實踐中創造的新鮮經驗升華為理論成果,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把學問做到群眾心坎里。

 

加快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建設

 

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是《講話》提出的重大論斷和戰略任務,是一個極為重要的戰略考量,關系我國哲學社會科學長遠發展。《講話》發表以來,我國哲學社會科學界勇擔使命,加快“三大體系”建設,取得實質性進展:著力完善基礎學科,大力發展優勢重點學科,建立一批新興學科和交叉學科,哲學社會科學學科體系建設邁上新臺階;高質量研究成果不斷涌現,哲學社會科學原創能力和水平顯著提高;對外學術交流的領域和規模不斷擴大,越來越多的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走向世界,中國學術國際話語權和中華文化國際影響力顯著增強。經過不懈努力,我國哲學社會科學在指導思想和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等方面的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愈益彰顯。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的哲學社會科學有沒有中國特色,歸根到底要看有沒有主體性、原創性。”原創能力是哲學社會科學的核心競爭力。我國哲學社會科學能不能形成中國特色,能不能影響世界,歸根到底要看有沒有這樣的原創能力。“言必稱希臘”,跟在別人后面亦步亦趨,不僅難以形成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而且解決不了中國的實際問題。我國是哲學社會科學大國,但目前在學術命題、學術思想、學術觀點、學術標準、學術話語上的能力水平同我國綜合國力和國際地位還不相稱。這集中表現為理論研究不能很好地解讀中國實踐、總結中國經驗。我們必須強化主體意識,抓住原創這個關鍵,按照立足中國、借鑒國外,挖掘歷史、把握當代,關懷人類、面向未來的思路,體現繼承性、民族性,原創性、時代性,系統性、專業性的要求,實現“三大體系”整體性大發展、體系化大突破,努力構建全方位、全領域、全要素的哲學社會科學體系。瞄準“基礎學科健全扎實、重點學科優勢突出、新興學科和交叉學科創新發展、冷門學科代有傳承、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相輔相成、學術研究和成果應用相互促進”的目標,在鞏固前期學科建設成果的基礎上,繼續加大學科體系建設力度,盡快構建起一批反映時代發展趨勢、支撐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學科體系、代表學科發展潮流、具有深厚基礎的優勢學科。堅持古為今用、洋為中用,融通各種資源,不斷推進知識創新、理論創新、方法創新,推出具有時代高度、代表當代中國哲學社會科學發展水平的重大科研成果;立足中國實際,推動重大理論、觀點和學術思想創新,在用中國理論解讀中國實踐方面取得突破性進展。把提高我國哲學社會科學在國際上的聲音作為著力點,主動設置議題,推出一批既反映中國立場又為國際學術界所理解和接受的學術命題、學術范疇和標識性概念,推動哲學社會科學走出去,讓世界更好地了解“學術中的中國”“理論中的中國”“哲學社會科學中的中國”,讓世界更好地了解“發展中的中國”“開放中的中國”“為人類文明作貢獻的中國”。

 

研究回答我國發展和我們黨執政面臨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需要不斷在實踐和理論上進行探索、用發展著的理論指導發展著的實踐。”哲學社會科學的一項重要功能,就是科學回答時代發展中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及時總結新的生動實踐,不斷推進理論創新,并在這一過程中體現自身價值。近年來,我國哲學社會科學界圍繞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國家“十四五”規劃編制等重大問題開展理論和政策研究,推出一大批重要成果,為中央決策提供了學術支持,也使自身獲得了長足發展。

 

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我國正處于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關鍵時期,改革發展穩定任務之重、矛盾風險挑戰之多、治國理政考驗之大都是前所未有的,迫切需要深入研究并提出有針對性的應對之策。我國進入新發展階段,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提出了一系列全新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迫切需要深入研究并作出有說服力的科學解答。時代課題是理論創新的強大驅動力,我國改革發展的偉大實踐是哲學社會科學理論創新的不竭源泉。我們要強化問題意識,心系“國之大者”,圍繞國之大局、國之大要、國之大事、國之大計,不斷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立足中國實際,始終著眼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緊貼中央決策需求,推出具有前瞻性、戰略性、全局性、儲備性的高質量成果。把基礎理論研究和應用對策研究緊密結合起來,以基礎理論研究帶動應用對策研究,切實提升應用對策研究的層次和水平。不斷深化智庫體制機制改革,把提高研究質量、推動內容創新作為智庫建設的重點,加強與決策部門的互動交流,使理論和政策創新更符合中國實際、具有中國特色,充分體現理論的先進性、政策的科學性和可操作性,更好為黨和人民服務。

 

堅持黨對哲學社會科學工作的全面領導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是中國共產黨領導。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講話》發表以來,我們堅持把黨的領導貫穿到哲學社會科學工作的全領域、全過程,不斷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始終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哲學社會科學事業發展始終沿著正確方向前進。實踐證明,加強和改善黨對哲學社會科學工作的領導是繁榮發展我國哲學社會科學事業的根本保證。做好新時代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必須始終堅持黨的集中統一領導,不斷提升黨對哲學社會科學工作的領導和管理水平,發揮好政治領導和工作指導作用,為哲學社會科學發展提供堅強組織保證。

 

深化管理體制改革,加快形成一套既能把握正確方向又能激發科研活力的體制機制。要在深化對哲學社會科學自身發展規律、特點和趨勢認識的基礎上,推進科研體系和管理體系現代化。特別是在科研管理體制、學術評價體系、成果考核機制等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上實現突破,為“三大體系”建設營造良好制度環境,解放科研生產力,激勵學術創新。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要求,完善科研誠信體系和懲戒機制,把軟約束和硬措施結合起來,建立優良學風建設長效機制,讓科研人員自覺遵守學術道德和學術規范,推動形成嚴謹治學、注重誠信、講求責任的優良學風,營造風清氣正、互學互鑒、積極向上的學術生態。

 

堅持久久為功,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哲學社會科學領域是知識分子密集的地方。加強和改善黨對哲學社會科學工作的領導,歸根結底要落實到人才隊伍建設上。在黨中央關心和支持下,我國哲學社會科學“五路大軍”已經成長為政治過硬、本領高強、求實創新、能打勝仗的隊伍。面向未來,仍要堅持出高質量成果和出高水平人才并重,深化人才體制機制改革,形成培養哲學社會科學人才的良好激勵機制,促進優秀人才茁壯成長。著力發現、培養、集聚一批有深厚馬克思主義理論素養、學貫中西的思想家和理論家,一批理論功底扎實、勇于開拓創新的學科帶頭人,一批年富力強、銳意進取的中青年學術骨干,構建種類齊全、梯隊銜接的哲學社會科學人才體系,不斷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匯聚哲學社會科學力量。

 

(作者為中國社會科學院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主任)

 

《 人民日報 》(2021年05月20日 13 版)

 

 

從趕上時代到引領時代的偉大跨越

 

實現從趕上時代到引領時代的偉大跨越,集中彰顯了中國共產黨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為世界謀大同的崇高追求和偉大貢獻。引領時代是一種持續的狀態,必須始終走在時代前列、占據時代制高點。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黨的一百年,是矢志踐行初心使命的一百年,是篳路藍縷奠基立業的一百年,是創造輝煌開辟未來的一百年。”在百年征程中,我們黨堅持以黨的偉大自我革命引領偉大社會革命,帶領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富起來走向強起來,實現了從趕上時代到引領時代的偉大跨越。這一偉大跨越,集中彰顯了中國共產黨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為世界謀大同的崇高追求和偉大貢獻。

 

找到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正確道路

 

一百年來,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以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找到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正確道路,進行了新民主主義革命,推進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在改革開放中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了中華民族近代以來從落后時代到趕上時代的偉大跨越。

 

在悠久的歷史進程中,中華民族為人類文明進步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但由于封建制度的腐朽沒落,中國在近代被世界快速發展的浪潮甩在后面,面臨亡國滅種的危機。統治中國幾千年的君主專制制度陷入全面危機,仿效資本主義制度的種種嘗試均以失敗而告終。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中國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給苦苦探尋救亡圖存出路的中國人民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全新選擇。以毛澤東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把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基本原理同中國革命的具體實踐結合起來,創立了毛澤東思想。在毛澤東思想指引下,我們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經過長期的反對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的革命斗爭,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建立了人民民主專政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徹底改變了近代以后中國積貧積弱、受人欺凌的悲慘命運,中華民族走上實現偉大復興的壯闊道路。

 

對于中華民族而言,趕上時代最根本最緊要的是建立社會主義制度。我們黨奪取全國政權后,進行社會主義改造,確立起社會主義基本制度,成功實現了中國歷史上最深刻最偉大的社會變革,為當代中國一切發展進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礎。在不長的時間里,我國社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建立起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成為在世界上有重要影響的大國。在探索過程中,雖然經歷了嚴重曲折,但黨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中取得的獨創性理論成果和巨大成就,為在新的歷史時期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供了寶貴經驗、理論準備、物質基礎。

 

趕上時代,就要讓當代中國發展與社會生產力發展要求相一致,與社會歷史進步的前進方向相統一,與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需求相符合。面對世界經濟快速發展、科技進步日新月異、國家建設百業待興的形勢,我們黨基于對黨和國家前途命運的深刻把握,基于對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實踐的深刻總結,基于對時代潮流的深刻洞察,基于對人民群眾期盼和需要的深刻體悟,作出實行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決策。改革開放成為當代中國最顯著的特征、最壯麗的氣象。

 

不斷開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新境界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以敢闖敢干的勇氣和自我革新的擔當,闖出了一條新路、好路,實現了從‘趕上時代’到‘引領時代’的偉大跨越。”這一偉大跨越,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為最顯著的標志。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發展史上、在中華民族發展史上具有重大意義,在世界社會主義發展史上、在人類社會發展史上也具有重大意義。從民族復興高度看,進入新時代意味著近代以來久經磨難的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迎來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從世界社會主義發展維度看,進入新時代意味著科學社會主義在21世紀的中國煥發出強大生機活力,在世界上高高舉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從現代化道路選擇角度看,進入新時代意味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不斷發展,拓展了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的途徑,給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發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獨立性的國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選擇,為解決人類問題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當前,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我國正處于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時期。引領時代,必須統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善于謀勢運勢、營勢用勢,推動“兩個大局”相互影響、相得益彰。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重要變量,全力推進這一戰略全局,全面提高我國國際影響力、感召力、塑造力,就能有力推動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向著有利于人類文明進步方向演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的宏觀環境,清醒認識我國發展重要戰略機遇期,運用好在我們一邊的時與勢,善于在危機中育先機、于變局中開新局,就能保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乘勢前行。

 

從趕上時代到引領時代,是在黨領導下實現的偉大跨越,是黨的政治領導力、思想引領力、群眾組織力、社會號召力不斷增強的實踐成果。實踐證明,黨領導人民進行偉大社會革命,必須勇于進行自我革命,把黨建設得更加堅強有力。在長期執政條件下,各種弱化黨的先進性、損害黨的純潔性的因素無時不在,各種違背初心和使命、動搖黨的根基的危險無處不在。從黨的建設角度來講,從趕上時代到引領時代,不僅要求更高,而且難度更大。風險越大、挑戰越多、任務越重,越要加強黨的作風建設,以好的作風振奮精神、激發斗志、樹立形象、贏得民心,為引領時代匯聚強大動力、提供堅強保障。

 

始終走在時代前列、占據時代制高點

 

引領時代是一種持續的狀態。實現從趕上時代到引領時代的偉大跨越后,必須始終保持一往無前的奮斗姿態和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始終走在時代前列、占據時代制高點,奮力譜寫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的壯麗篇章。

 

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統一思想、統一意志、統一行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新時代中國共產黨的思想旗幟,是國家政治生活和社會生活的根本指針,是引領中國、影響世界的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21世紀馬克思主義,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了行動指南。這一思想深刻回答了新時代黨和國家發展面臨的一系列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承載中國共產黨人為民族謀復興的使命,擘畫實現民族復興中國夢的宏偉藍圖,是指導中國這個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最大的社會主義國家闊步前進的戰略體系,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了強大精神力量。始終走在時代前列、占據時代制高點,必須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新發展、推動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實現大跨越。

 

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之后,我國將進入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新發展階段,這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歷史進程的偉大跨越。黨的十九大對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作出分兩個階段推進的戰略安排,提出到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到本世紀中葉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2035年遠景目標,進一步明晰了我國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宏偉藍圖。我國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是人類歷史上的偉大壯舉,中國式現代化是社會主義現代化,是獨具特色、有別于資本主義的現代化;是發展中國家的現代化,開辟了后發國家走向現代化的嶄新道路;是超大規模的現代化,將深刻改變世界面貌,為人類社會發展作出前所未有的貢獻。

 

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既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我國發展的要求,也是我國社會主義從初級階段向更高階段邁進的要求。”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不是一個靜態、一成不變、停滯不前的階段,也不是一個自發、被動、不用費多大氣力自然而然就可以跨過的階段,而是一個動態、積極有為、始終洋溢著蓬勃生機活力的過程,是一個階梯式遞進、不斷發展進步、日益接近質的飛躍的量的積累和發展變化的過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廣泛,不僅對物質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義、安全、環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長。在引領時代中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必須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讓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

 

(作者為天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

 

《 人民日報 》(2021年05月19日 13 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卢湾区| 云南省| 三穗县| 临夏县| 调兵山市| 宁晋县| 深水埗区| 金山区| 泌阳县| 焦作市| 西吉县| 昭苏县| 吉隆县| 柯坪县| 沙河市| 界首市| 扬州市| 罗源县| 龙井市| 锦州市| 东光县| 门源| 玛曲县| 邵阳县| 闸北区| 城固县| 孟州市| 辽宁省| 萍乡市| 奈曼旗| 永善县| 进贤县| 镇巴县| 朝阳市| 仲巴县| 乌拉特中旗| 黑山县| 会宁县| 马山县| 大同市| 西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