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土地市場網最新公示,日前,龍湖地產以“云南江川仙湖錦繡旅游物業發展有限公司”的名義在云南江川縣路居鎮鯖魚灣一舉拿下1781畝土地,成交總價44462.2萬元。據悉龍湖將在這千畝地塊之上建立一個集合度假酒店、風情商業街以及養生中心在內的生態旅游地產項目。
據悉,該地塊位于云南玉溪江川撫仙湖,總地塊名稱為“云南?江川?仙湖錦繡”,是云南省級高端旅游項目。而在此之前,龍湖已將煙臺2000畝土地收入囊中。這意味著龍湖將正式進軍旅游地產,這一點從龍湖在滇拿地的子公司名字中得到印證。
業內人士分析,2010年是龍湖抓住上市機遇,深化第二輪全國化發展的關鍵一年,在充足的現金流支撐下,順利實現西部區域、環渤海區域和長三角區域“戰略三角”架構后,龍湖將視角投入更遠的云南江川和山東煙臺,深化第二輪全國化戰略布局。
龍湖重筆下注生態旅游地產
重筆下注云南千畝土地,或許正是龍湖邁出生態旅游地產的第一步,繼續完善其“多業態和區域聚焦”的戰略思路。
2010年被業內定為旅游地產的發展元年。這一年,海南成為各大開發商諸侯奮戰的主戰場,每一位都期望從中獲取旅游帶來的長遠土地增值收益。與海南的諸侯奮戰不同,這一次龍湖選擇的是云南,打的是生態旅游牌。
國家旅游局國際司副司長薛亞平表示,生態旅游是建立在融入、關注、理解和保護自然前提之上。換言之,生態旅游地產也必須是以保護和尊重自然為前提的可持續發展開發為理念的旅游地產新業態。
“龍湖一直堅持區域聚焦多業態的發展戰略,云南仙湖錦繡將是公司產品線上的一大亮點,同時也是西南區域的戰略布點。” 龍湖地產執行董事秦力洪表示。
面對嚴重石漠化 龍湖再造荒山
撫仙湖位于云南省澄江、江川、華寧三縣間,距昆明60多公里。湖面積212平方公里,僅次于滇池和洱海,是云南省第三大湖。
雖然撫仙湖風景秀美,淡水資源豐富,卻存在嚴重的土地石漠化現象。
石漠化是中國西南濕潤巖溶地區特有的、在脆弱的巖溶地質基礎上形成的一種荒漠化生態現象,將造成植被退化、水土資源流失,導致巖石大面積裸露,呈現類似荒漠景觀的土地退化現象,是水土流失頂級表現。
據中國科學院院士袁道先分析:“除了常規的自然原因外,由于我國人口壓力大,過度的墾荒種地,也加劇了石漠化。”他同時表示,從經濟上看,世界上的巖溶地區多為貧困不發達地區。石漠化地區,生產生活沒水、沒土,失去了生存的基本條件,難以發展經濟。如不加以科學治理,常會進入‘山光人窮,窮山惡水’的惡性循環。
有關環境專家介紹,由于石漠化土地不具備循環再生功能,在此狀況下,必須經過適當人工干預,才可保證當地資源的長遠發展。
據了解,由于石漠化問題,龍湖獲取的該地塊土被薄而不連續,土壤相對貧瘠,持水能力也較差,植被生長的自然條件差且恢復慢。而龍湖在仙湖錦繡項目中生態改造的核心——“錦繡大地”工程,在設計和施工時將采取更換土壤的方式,換土回填——這幾乎相當于重新造山。
換土后,龍湖的又一大舉措是更換地塊上的所有植被。專門負責景觀建設的龍湖景觀工程師團隊將“營造多樣性全生態環境”作為終極目標,極盡可能地選擇不同色葉樹種和各色花卉,通過色葉林帶、花海以及多樣植被的相互穿插,打造層次豐富的自然景觀,編制五彩山林、大地錦繡。在龍湖看來,“七彩云南、錦繡大地”是神秘云南帶給眾人的想象,而這正是仙湖錦繡地塊未來呈現的面貌。
事實上,開發和保護向來是風景區開發不可繞開的終級命題。據悉,在煙臺項目中,龍湖所取地塊此前為灘涂,對該地塊開發,同時面臨再造工程。“煙臺項目開發我們要做到換土回填,將被海水腐蝕的鹽堿地換成厚度約3-5米的種植土,同時還要換植被,并打造一個城市級的海邊森林公園。”龍湖相關人士表示。
退距100米 打造生態小鎮
“環保牌”是貫穿產品開發始終的重要理念。
據悉,龍湖進入云南仙湖錦繡項目后,將在此地塊上打造中西部有國際輻射能力,集會議、養生、休閑、度假于一體的生態小鎮。
龍湖相關負責人介紹,該地塊的所有規劃均經過環保評估,實現污水零排放、垃圾無害化、設施景觀化。
“項目開工前,我們會先建立污水處理廠和垃圾處理站,做到零排放。在項目建造前,會先做好綠化工作和崖岸治理工作,力爭重新構建生態環境。”龍湖相關人士透露。據悉,建好后的社區將成為與著名的德國無車小鎮沃邦一樣,所有代步工具為電瓶車,從而實現尾氣零排放。
在錦繡大地項目中,龍湖生態旅游地產概念被做到了極致。“為了保持撫仙湖原生態,所有開發都將貫徹退距100米的開發思路。”龍湖相關人士稱。退距100米,是指在沿湖100米范圍內,退塘、退田、退房還湖,建成一個生態防護圈。
這與龍湖在重慶的最早期項目如出一轍,龍湖?香樟林住宅區圍繞著九龍湖,從項目規劃設計階段開始,龍湖就非常注意對九龍湖及沿岸生態系統進行保護。
再造博鰲奇跡:拉動產業升級
龍湖方面透露,云南仙湖錦繡地塊將沿襲公司一貫的高周轉快速開發思路。“拿地后即使不從龍湖高周轉策略考慮,持續石漠化帶來的緊迫感亦使快速開發成為一種必然。”
地產承載著一個城市的嬗變史。龍湖仙湖錦繡項目不只將在城市形象上改觀玉溪江川的面貌,對于區域經濟發展和產業結構升級上更是一次革命性機遇。
“當年海南博鰲從一個普通漁村如今躍升為每年世界會議的焦點,就是一個會展旅游休閑產業帶來區域發展的活生生的實例。不可忽視旅游度假地產帶來的就業機會和產業升級機遇。”北京大學區域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楊開中教授表示。
這樣的奇跡或許也將在江川上演。江川是一個傳統的農業縣,素有“七山一水兩分田”的說法,有近90%的人居住在農村。但卻是人多耕地少的狀況,僅僅農業發展較難緩解當地人的發展和就業壓力。
據悉,云南玉溪江川當地政府接納龍湖進入,正是看中了促進當地產業結構升級和經濟結構調整的機會。
據龍湖相關人士透露,仙湖錦繡項目開發將吸納大量當地人就業,同時為了使當地村民可以順利適應崗位需求,龍湖還將在當地設立就業培訓學校。
“撫仙湖位于云南省澄江、江川、華寧三縣間,拉動的不只是江川的經濟,對三縣經濟都會有帶動作用,促進三縣從傳統種植業向文化娛樂產業轉變,豐富產業結構上將起到很大帶動作用。”據云南玉溪政府相關負責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