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屆國際被動房大會于2019年10月9日在中國河北省高碑店市正式開幕,這是世界被動房大會23年來首次走出歐洲、走進中國、落地河北,標志著我國被動房產業步入與國際接軌的“快車道”。龍湖·列車新城作為本次大會的示范項目,采用德國被動式低能耗技術打造世界最大體量的被動房社區,承載了先進的被動房專業技術和符合當地氣候的"中國化"定制數據,在大會上受到來自全球各地專家的關注與肯定。
當日,大會的核心分論壇——“近零能耗建筑論壇”同步開啟。該論壇由龍湖集團聯合清華大學建筑學院、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和奧潤順達集團共同舉辦,與會專家圍繞“近零能耗建筑”主題,針對技術標準、建筑體系、實施情況、案例分析以及新技術、行業發展趨勢等問題進行了廣泛、深入地交流探討。
大會開幕式現場國際被動房之父沃爾夫岡·菲斯特教授致辭
國際被動房大會 促進全球節能減排和可持續發展
國際被動房大會是當今全球參與范圍最廣泛、最具權威、最具公信力和影響力的國際綠色建筑發展大會,被譽為世界節能建筑領域的“奧林匹克”和“聯合國大會”。自1996年舉辦以來,會議旨在全球范圍內推廣被動式超低能耗建筑技術,減少碳排放,促進全球的節能減排和可持續發展,包括德國、英國、法國、奧地利、瑞士、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日本、韓國、中國、印度、巴西、俄羅斯等多個國家參與。
大會現場座無虛席
開幕式當天,聯合國環境署可持續資源利用委員會聯合主席魏伯樂、中國工程院院士侯立安、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副主席黛安娜·悅格弗薩茨、國際被動房大會組委會主席沃爾夫岡·菲斯特分別發表主題演講,國家發改委、住建部、工信部等國家部委及河北省政府、高碑店市政府的相關領導蒞臨參會。
本屆大會匯聚了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約700名行業精英和1000余家展商。大會期間,世界被動房領域的百余位大咖就中國被動房公建項目、氣密性與質量保證、通風系統規劃、國外既有改造項目、中國被動房項目實施、被動房建造系統研討等30個題目發表演講、進行探討。
大會還設置住宅公園體驗中心、中國國際門窗城、夢之行院士工作站、國家綠色智慧建筑示范中心、國家超低能耗建筑產業基地、龍湖?列車新城、國家建筑節能產業基地等觀摩項目,集中展示超低能耗和綠色建材領域的新技術、新產品、新成果。10月8日下午,河北省委副書記、省長許勤與出席大會的中外嘉賓一行,對上述項目進行了實地參觀。
近零能耗建筑論壇 共探被動房的前世今生
“被動房”建筑不使用傳統建筑的空調和暖氣設備,主要通過被動房節能設計及依靠自身優越的保溫性及氣密性,采用被動房專用環境一體機,利用建筑物可獲取的太陽、照明、人體、電器散熱等所有得熱方式,來實現室溫恒溫、恒濕、恒氧及防霧霾等。1991年,菲斯特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個被動房屋大樓。
龍湖·列車新城園區實景照片
作為第23屆國際被動房大會的核心示范項目,龍湖·列車新城是中國探索超低能耗建筑的代表作。項目對標德國海德堡列車新城,采用綠色智慧海綿城市理念和近零能耗建筑技術體系,綜合運用數字智慧技術、生態自然修復技術、新能源技術等多項國際前沿節能技術與理念,打造全球規模最大的被動式超低能耗智慧生態的綜合體,對被動房在我國乃至世界推行被動式建筑起到了示范作用。
在10月9日下午舉行的近零能耗建筑論壇上,來自清華大學建筑學院、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奧潤順達集團、北京市建筑設計研究院、北京林業大學園林學院及龍湖集團等多家機構的專家分別發表了主題演講,讓與會人員對被動式超低能耗建筑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論壇上還發布了列車新城近零能耗研究成果,同時對其在過去兩年間獲得的其中四個獎項和認證進行揭牌,分別是中國首個PHI國際被動房區域認證、由中建聯被動式超低能耗建筑聯盟審查通過的被動式超低能耗建筑認證、中國工程建設標準化協會審查通過的近零能耗居住建筑質量控制標準、國家“十三五”近零能耗居住建筑示范區工程。
國際被動房大會之父沃爾夫岡·菲斯特教授評價列車新城是“迄今地球上最偉大的被動房開發項目”。他表示,被動房是一個建房的過程,它適用所有的人,不只是適用于富裕的人。在中國,通過列車新城的大規模建設,現在已經有了很多的既能降低造價又能保證高質量的成熟經驗,比如通風系統、窗戶安裝、氣密性能等。
一直以來,龍湖集團以高端品質住宅見長。選擇做被動房,折射出龍湖對住宅的關注從傳統的戶型設計、園林規劃、景觀塑造升階至對人居生態與健康的內在挖掘。為此,龍湖集團專門聯合清華大學建筑學院、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和奧潤順達集團成立“近零能耗四方聯合研究中心”,建立起開放式技術平臺,在項目研發、產品推廣、評價指標等方面,對超低能耗建筑進行了本土化創新。